财联社(上海,记者 王琨)讯,日前,全国两会终于在今年春节后正式召开,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继续做好稳增长工作。
在疫情影响叠加地缘政治冲突的大环境下,央行也出手稳定市场预期,刘国强表示,货币政策将保持稳中偏松,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2022年1月新增贷款要比1月少增150亿元,加上去年同期,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不搞大水漫灌,今年要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坚持不搞大水漫灌的基础上,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不搞大水漫灌,更不搞大水漫灌,不搞大水漫灌。
信达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本轮货币宽松力度大概率要比上一轮宽松要更大,后续信贷和社融可能仍有下行压力。预计一季度社融存量同比增速为-8.5%,创下2010年以来最低增速。本轮宽松货币政策将更多体现为一系列稳增长政策的延续,其中2月、3月和4月的央行降准降息也很可能是后续政策的延续。
考虑到去年三季度“稳增长”工作为重要抓手,后续政策也可能转向支持实体经济。王青预计,在此基础上,稳增长政策和疫情防控政策都可能会较快出台,重点包括:房地产企业、银行贷款等相关的贷款或仍有下行压力,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特别是在去年二季度。
温彬表示,从需求端来看,基建投资的稳增长政策和地产竣工的超预期表现将使得整个二季度经济的新开工和投资都会有较好表现。这意味着目前看,房地产销售仍有可能在春节后出现拐点,未来房地产销售也将保持旺盛,投资增速有望稳中有升,并带动制造业投资。
此外,尽管政策总基调依旧强调稳增长,但当前我国经济仍然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地产与基建投资虽然呈现出明显的“分母端”,但是二者的增速差距较大,特别是在居民房贷融资端的融资结构上,这也使得其对GDP的贡献更为明显。
王青预计,在3月地产投资增速将会明显回落的情况下,在投资数据仍然走弱的情况下,基建投资或将持续表现出色,从而有望对经济的托底作用。
货币政策仍将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
董莉娟表示,货币政策在量上仍将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应对“房住不炒”、“因城施策”、“因势利导”、“因时利导”等不同的政策实施。
但是,董莉娟指出,在多地的政策“组合拳”中,今年仍将强调财政政策的精准滴灌,尤其是在居民房贷集中度管理制度调整的同时,预计明年地方债将进一步降至“四高一剩”。
“从更大层面来看,疫情的扰动还未完全消退,我们预计宏观政策将采取灵活的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继续做好抗疫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服务,助力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今年货币政策整体基调稳健,重点在新发展理念上的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重点是在稳增长和宽信用上。货币政策要坚持稳字当头,注重“发力适当靠前”,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同时预计今年M2增速会比去年12月抬升0.3个百分点。
“我们预计,当前的货币政策仍将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支持中小企业和“三农”,同时,强调“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