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日报)
上周,中行发布消息称,美国原油期货1月合约将于10月21日到期交割,导致油价自今年初以来暴跌近30%,单日亏损超过了11亿美元,中行又慌了,准备是否对部分原油合约进行实物交割。
至于具体操作的问题,中行的交易商表示,因为到期时间差,在期货市场交割的多头持仓会相当大,一旦交割违约,有可能要排队把多头强制平仓。
据了解,这类客户与普通投资者的交易对手方式有许多差异,因此,中行准备进行实物交割是很有必要的。而至于中行对于持仓会在实物交割到期时如何处理,银行间、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合作需要紧密联系,因此,为了避免这一问题,中行会有一定的应对措施。
首先,中行是一家国有银行,其业务范围涉及至各类交易,是世界上第二大外汇经纪商,主要为外汇零售商,其中包括外汇期货、汇率期货、期权、远期外汇、掉期外汇等,为投资者提供了多种金融衍生品。
其次,鉴于该行对客户的交易产品有严格的监管规定,银行内部对客户的资金风险管控也相对较严,所以,其操作过程中也不会保证金不足,不会出现爆仓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中行也是受国家相关部门监管的,因此,中行也可以通过国际化投资衍生品进行套保,赚取投资者的投资收益。
最后,国内知名的原油宝,中行是国际化交易商之一,他们就是受到监管的,也是受国际化投资,尤其是国外的交易商和投资机构的影响,因此,其在产品交割时会提前进行清盘,不符合中国国情,所以,中行也会在合约到期时进行实物交割。
总的来说,在产品的风险管控环节上,中行虽然在合约到期时会进行相应的风控措施,但中行和国际原油期货交易商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可能会因市场行情出现波动而发生损失,这也就是中行的原油宝交易业务可能面临的一些风险。
中行相关人士认为,中行只有有较大的风险敞口,他们才可以进行原油宝投资。至于投资的盈亏状况,中行应该能够在自行控制的情况下进行市场分析,及时与客户进行沟通,最后从中取得与客户的联系。
石油宝属于无纸化交易产品,投资者在操作中资金投入多,一旦出现极端行情,损失很大,投资者更是应当格外小心。那么,中行在投资中如何做好风控呢?
6月16日,中国银行发布声明称,该行原油宝的风险控制管理体系和风控体系均不符合原油宝业务的有关规定,且鉴于“原油宝”的设计目的是进行风险对冲,且“原油宝”的账户中持仓客户的保证金已经与中行在交易系统中的风险对冲持仓账户的可用余额(不包括保证金)保持一致,由此产生的亏损,必须由中行承担。
为应对市场风险,维护市场秩序,中行积极开展风险对冲,并为客户提供更为灵活的风险管理方案。中行可以在期货市场上买入相关期货合约进行保值,并向投资者卖出相关期货合约进行风险对冲,从而降低其投资的投资收益。
工行称,本次原油宝的交易过程中,中行承担了大量的移仓风险,风险管理的功能被削弱,而投资者在操作中承担风险,不应当全仓操作,而应该全部卖出相关合约进行风险对冲,且该产品可为投资者提供更丰富的投资工具。